昨天上午,兰溪举行第二届张山雷中医药文化节,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医药专家、张山雷学术研究者和践行者汇聚兰溪,共同聚焦与探讨“浙派中医”之“中西汇通”张山雷学术。
浙江是中医药强省,浙江中医药的特色、历史、贡献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。随着2017年7月1日“浙派中医”统一称谓的推出,更是将浙江中医药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,而张山雷先生所主张的“汇通中西”便是“浙派中医”守正出新特色的充分展现。在现场,四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教育巨匠、“中西汇通”学派代表人物张山雷的学术思想及其蕴含的文化等进行讲课。
加强学科建设,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
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 方剑乔
随着中医医疗的不断发展,目前,全省中医医院共同面临着医改政策的层层推进,市场全面开放、民营资本介入,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完善及中西医疗服务竞争加剧等问题。
如何破解这些难题,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?方剑乔表示,加强学科建设是关键。他认为高质量、有特色的优势学科,可以成为医院医疗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,以此为“龙头”示范,带动全院职工开展科研工作。通过学科建设,有利于发现人才、培养人才、发展人才和吸引人才,可为医院人才培养搭建优势平台。
同时,学科方向的确立与凝练要有先进性、可行性和层次性,需要确定学科建设规划,精心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,构建学科人才梯队,以科技创新为突破,强化科研协作机制,并以特色为重点,强化医院核心竞争力。
张山雷对钱乙儿科学术的发扬
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、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 郑 洪
郑洪通过讲解张山雷所著的《小儿药证直诀笺正》一书,充分体现了以张山雷为代表的“浙派中医”善文载道的另一特色,也反映了张山雷对钱乙儿科学术的发扬。
《小儿药证直诀》是钱乙的弟子所著,张山雷根据该书编著了《小儿药证直诀笺正》,成为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幼科学讲义的蓝本。郑洪指出,张山雷在笺注上注重指明读法,避免呆滞。同时,在《小儿药证直诀笺正》中张山雷还校正错简,更为明医理。并且,张山雷还反对钱乙的五行套语,主张自我见解,他认为“凡有病症,需得见症论治。”
郑洪表示,张山雷的《小儿药证直诀笺正》是对钱乙学术的辩证与发扬。其中,张山雷肯定五脏主证,灵活看待其中的关联性;肯定柔润大法,该书也是儿科用药指针。同时,张山雷在方药分析上独持己见,笺注语言具有“吴越特色”,读起来通俗易懂,这也反映了其独特的“浙派特色”。
张山雷学术思想与叶氏中医理论共创治“血证”大法
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 高祥福
在上世纪初,擅长于临床,内、妇、儿科以及杂病诸科,尤其精于“血证”(与肺结核病相关)的吴荫堂,与同时代的张山雷先生并称浙西二大名医。为了不断丰富医疗知识,他常与张山雷切磋医技。师从吴荫堂的浙江名中医叶永清,结合两位名医的学术思想,编写了《血证心悟》,提出了叶氏中医理论。高祥福介绍,“血证”是凡血液不循常道,或上溢于口鼻,或下泄于前后二阴,或渗出于肌肤,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病。叶氏中医理论中,治血必先治气,根据气血相互的理论进行调和,并通过止血、消瘀、宁络、养血为治血要法,掌握虚实,运用消补,以调脾为要务,抓本质治疗。
同时,高祥福还根据脉舌、辩证论治,结合具体案例的不同病情,解读“血证”大法。
推进中医药文化自信强化医院文化建设和品牌塑造
兰溪市中医院党委书记、院长 孙里杨
医院的发展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,打造好中医药文化,则是中医院发展的特色名片。孙里杨认为,要从中医人的角度做好“新时代的见证者、开创者、建设者”,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传承发展中医药,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医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与思想源泉,也是中医千年不衰的根本。
孙里杨介绍,兰溪市中医院通过开展“中医药文化主题月”,持续举办了“张山雷杯中医典故、我的中医梦”等系列演讲比赛,建设国医馆、中医健康长廊、中医药文化长廊等,在医院内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。同时,通过举办张山雷中医药文化节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、中医药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等活动,宣传中医药文化。
他指出,文化管理需要管理干部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人文情怀,倡导提高医学人文素养,让每一个医务人员懂得真正关怀、关爱病人,合格的医生应当是“一个专心的倾听者、仔细的观察者、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”。
记者 成超 王萍 见习记者 徐桢瑾